央广网哈尔滨4月29日消息(记者庞淼)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守护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日,记者在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黑龙江省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形成了与生态安全战略定位相适应的,上下协同、天地一体、特色鲜明球友会app,、布局合理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会上,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常文兴处长介绍,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涵盖大气、水、土壤、声、生态、污染源等要素,累计建成各类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9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59个、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129个,实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县区全覆盖、具备水站建站条件的地表水国控断面自动监测全覆盖。
在生态球友会app,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档升级”方面,黑龙江省积极引进无人机、走航监测车、卫星遥感等先进设备,逐步开展自动监测站数智化改造。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模拟现场实训、参与跨区域联合监测、帮扶检查等方式提升监测人员业务能力。组织开展全省监测数据质量自查自改与帮扶指导,防范人为干扰监测数据风险,打击监测弄虚作假行为,对自动监测站开展定期巡查,严守监测数据质量关。
针对今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2025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常文兴介绍,该方案涵盖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生态及农村、声环境、污染源、专项监测、外部质量监督与核查、环境质量报告书报送、数据联网及基础能力信息更新等11个要素的46项监测任务。
“今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将持续做好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等例行监测,推进污染源监测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专项检查球友会app,。加快推动监测领域技术创新应用,强化监测数据互联共享,形成更符合管理需要的监测评价体系。充分应用数据库、物联网等新技术,完善全省监测管理平台,推动自动监测站试点改造。”常文兴说。
近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岸边无人采样站试点单位,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覆盖高寒流域的测试单位。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高锋介绍,无人采样技术将为松花江流域等大中小河流提供多时空维度无人监测技术支撑,构建“冰期—汛期—平水期”全覆盖智能监测网络,为龙江监测数智化转型提供助力。
近年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积极开展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申报工作,目前黑龙江省已有兴凯湖站、黑河站、大兴安岭站和三江平原站申报成功。
“这4个国家级综合监测站,与黑龙江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网络共同初步构建起黑龙江省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我们将深入开展球友会app,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支撑服务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不断提升我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高锋说。